流程管理

為什麼流程系統更重要?

深入探討企業流程優化的重要性。導入系統的成敗,往往取決於內部流程是否清晰。

鍾憲暐 Vic
2024年12月28日
8 分鐘閱讀
1,245 次瀏覽

核心觀點

在十年的 ERP 導入經驗中,我發現一個真相:成功的數位轉型項目,85% 的關鍵因素在於流程設計,而非系統功能。

許多企業在進行數位轉型時,往往把重點放在選擇功能最強大的系統上,卻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:如果流程本身有問題,再好的系統也只是把錯誤的流程數位化而已。

身為 ERP 顧問,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:客戶花了大筆預算採購頂級系統,卻在導入後發現效率不升反降,員工怨聲載道,最終淪為昂貴的文件庫。

為什麼流程這麼重要?

在我輔導過的 50+ 個導入案例中,我發現流程設計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:

1. 流程決定了系統的使用方式

系統只是工具,而流程決定了這個工具如何被使用。如果流程設計不當,即使是最先進的 ERP 系統也會變成效率殺手。

實際案例

某製造業客戶導入 T100 後,發現採購流程反而變複雜了。原因?他們把紙本時代的繁瑣審核流程直接搬到系統上,結果一張採購單要跑 8 個關卡,原本 1 天能完成的事情變成要等 1 週。

2. 流程影響員工的接受度

員工最怕的不是學新系統,而是學了新系統後工作變得更複雜。清晰的流程設計能讓員工感受到數位化帶來的便利,而不是負擔。

3. 流程決定了數據的品質

好的流程設計會確保數據在正確的時間點,以正確的方式被輸入系統。而數據品質直接影響了管理階層的決策品質。

常見的流程設計錯誤

在我的顧問經驗中,企業在流程設計上最常犯的錯誤包括:

錯誤 1:照搬舊流程

直接把紙本作業的流程搬到系統上,沒有重新思考和優化。

錯誤 2:過度複雜化

為了「完美控制」而設計過多的審核關卡和檢查點。

錯誤 3:忽略使用者體驗

只考慮管理需求,沒有考慮實際操作人員的感受。

錯誤 4:缺乏明確目標

沒有明確定義流程要達成的目標和成功指標。

如何設計好的流程?

基於多年的實務經驗,我總結出一套「SMART 流程設計法」:

SMART 流程設計法

S - Specific 明確

每個步驟都要有明確的定義和責任歸屬

M - Measurable 可測量

設定可量化的績效指標

A - Achievable 可達成

符合現實條件和能力限制

R - Relevant 相關

與企業目標和策略一致

T - Time-bound 有時限

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時間要求

實際步驟

  1. 現況盤點:先了解現有流程的痛點和問題
  2. 目標設定:明確定義新流程要達成的目標
  3. 關鍵點識別:找出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和決策點
  4. 簡化原則:能自動化的自動化,能合併的合併
  5. 使用者測試:讓實際操作人員參與測試和回饋
  6. 持續優化:建立定期檢討和改善機制

成功案例分享

中型製造業 ERP 導入案例

問題現況

  • • 採購流程冗長,平均需要 7 天
  • • 庫存數據不準確,經常缺料
  • • 報表製作耗時,月結需要 2 週

改善成果

  • • 採購流程縮短至 2 天
  • • 庫存準確率提升至 98%
  • • 月結作業縮短至 3 天

關鍵成功因素

重新設計採購流程,將原本的 8 個審核關卡簡化為 3 個,並導入自動化補貨機制。最重要的是,我們讓實際操作的採購人員參與流程設計,確保新流程符合實際作業需求。

給管理者的建議

如果您正在考慮進行數位轉型或 ERP 導入,我有以下建議:

先花時間在流程設計上

在選系統之前,先投入時間了解和優化現有流程。這個投資的回報率遠高於購買更昂貴的系統。

讓使用者參與設計

實際操作人員最了解現有流程的問題。讓他們參與新流程的設計,能大幅提升接受度和成功率。

設定明確的成功指標

明確定義什麼叫做「成功」,並設定可測量的指標。這能幫助您在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決策。

建立持續改善機制

流程設計不是一次性的工作。建立定期檢討機制,持續優化流程,才能真正發揮數位化的效益。

結語

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,許多企業把焦點放在技術和工具上,卻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:流程設計。

記住這個公式:好的流程 + 適合的系統 = 成功的數位轉型

反之,如果流程設計有問題,再先進的系統也只會讓問題放大。

「導入系統不是買軟體,而是解決問題。而要解決問題,就必須從流程開始。」

— 鍾憲暐 Vic,VNP Global 顧問創辦人

需要專業的流程診斷服務?

VNP Global 顧問提供專業的企業流程健檢服務。我們會深入了解您的現況,提供客製化的改善建議,協助您打造更有效率的工作流程。